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,不怕网址被屏蔽了
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,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
25-08-23
第1章 没有板凳(脱口秀)
七月,S市的傍晚闷热得像一口未揭盖的蒸锅,尤其是暴雨来临前夕,天幕被厚重的乌云层层压低,闷得人透不过气。
街边的灯光陆续亮起,两条长长的人流正缓缓汇入剧院门口。
“这次CC也在!我同事上次看完就说她讲得特别好,而且特别敢说。”一个清脆的女声在队伍中响起,语气里透着兴奋和期待。
旁边的大学生立刻接话:“你说的是CC嘛?她以前是我们大学的老师,我超级喜欢她。”
“真的?我第一次来看她线下演出呢,听说她也挺好看的。”
“她好像才辞职一个多月吧?我还是刷到她朋友圈才知道她有演出。”大学生回答道。
队伍缓慢地移动着,剧院里的座位正一点点被填满。时针指向七点,灯光暗下。
“大家好!欢迎来到今晚的脱口秀现场,我是你们的主持人,可灵!”
清亮又轻快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扩散出去,伴着观众热烈的掌声,一路传到剧场的最后一排。
后场的黑暗角落,宋溪席地而坐,双腿盘起,一只手撑着下巴,望着舞台上唯一的光源。
有人在台上讲话,她却听得飘忽,时间仿佛一下子就流走了——下一个就是她了。
她站起身准备候场,脚边却踩到一支圆珠笔,不知道什么时候滚落到脚边的。
她重心猛地往后倾,预感自己也正要滚落的时候,突然坠入别人滚烫的怀里。
“小心。”一个低沉沉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,贴得很近,带着淡淡的草木气息。
宋溪稳住后立刻直起身,和男人拉开距离,回头抬起眼看他。很熟悉的感觉,好像每次自己演出前在后排坐着的时候,都会看到他。
一个奇怪的人。下班了看脱口秀演出还要穿着白衬衫。更何况今天是周末晚上。
一个过分端正的男人。端正得符合她所有审美偏好。
她笑着轻声道谢,走向后台。
没过多久,台上的灯光洒落在宋溪身上,明亮又清晰。
男人的肩膀缓缓放松,双手自然地交叠,目光仍紧盯着她的身影。手臂边残留的温度早已消失,刚才的触感却仍然让他恍惚。
“大家好,我是CC。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以前的生活和工作经历。”宋溪站在聚光灯下,声音平稳而清晰。
她举起右手向观众致意,随后自然垂落,贴在紧身的白色上衣上。
浅棕色的阔腿裤映衬出她的纤细脚踝,线条柔和而干净。
简单,干净,舒服很适合我。男人坐在观众席中,望着她想到。
“我之前在M国读博,待了6年多。平时做饭买菜什么的,就去家附近的缺德舅超市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个超市的目标客户是overeducated(高学历)和underpaid(低收入)人群。不愧是枪击大国,精准狙击到我了,神枪手。”
台下响起零星笑声和掌声,观众开始进入宋溪的表演场域。
“很难想象,怎么会有人把话说得又好听又难听的。难道做你们超市这行的,最忌讳的也是爱上客人?”
笑声逐渐高涨,有观众忍不住拍起了手掌。
“我一直以为,我顶多是它们的目标客户,没想到最后也成了它们的目标员工。贫穷客人爱上我?”笑声和掌声开始连成一片,节奏感被她牢牢掌控。
她环视观众,看到他们放松下来,心态也稳了一点。
“因为博士的工资实在是不够花,我就打算在超市兼职上班。面试的时候人家还问:‘比起其他人,你的特长是什么?’”她停了一下,语气轻巧:“我说,我非常了解贵超市的目标客户,知道客户想要什么,比如现在就有位客户想要有份工作。”
现场笑成一团,掌声不绝于耳。主持人可灵站在侧台,嘴角含笑,眼神里带着欣赏。
宋溪语调轻松,站姿放松,像在跟老朋友聊天:“然后我就开始上班,日常的任务就是进货、上架补货、收银结账之类的。上班上了一阵子我就感觉有些不对劲。”
“我在超市上班赚钱,下班又在超市花钱,钱又全回到超市了,真是给白人打工,白打了。”
台下立刻有观众接话,“哈哈哈哈白打了。”
她略顿了下,等笑声停了接着说:“还是刚开始工作太年轻了,如果再去超市面试有人问我说特长是什么,那我肯定会加上一句,我还能给贵超市带来一些忠诚的客户。”
一片哄笑,她也笑着继续:“和我一起兼职的同事有二三十个,大部分都是临时工。有几个是有硕士学历的,甚至读了几个硕士,还有几位是博士。大家都有学历、没资历,有价值观、没价值。我上班之前以为自己是个人才,没想到是人财两空。”宋溪摊开双手,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。
掌声笑声渐起。
话锋一转,她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的无奈和愤怒:“博士毕业了我就回来找工作,实在是不想打白工了,毕竟白宫里面那位还想打我。”
全场爆笑,掌声如雷。旁边的可灵忍不住笑出了声,心想:这句callback再加谐音梗,杀疯了。
“后来我就在大学里搞科研教课,当了三年青椒,就是青年教师的意思。青椒我很熟悉,这玩意儿缺德舅超市里多得是,便宜又好炒。”两根手指顺势被抬起。
“我是在超市打工过来的,当过目标客户、目标员工,没想到最后变成了架上的货物。”
笑声落下。
她继续补刀:“大家都知道嘛,做学术就像坐冷板凳,要耐得住性子,又要肩挑大任扛扁担。我一直很羡慕我的一个前同事,人家实在是太厉害了。”她竖起大拇指,随后一根根手指往下数:“博士第五年晋升副教授,第六年当上学院行政岗副领导,第七年成了某学术协会的副秘书长,三年后直接升到副院长。真正做到了冷板凳一坐坐十年啊。”
她一边无实物表演擦着椅子一边感慨:“一个座儿都没坐热乎就挪位了,那么多座位也随便坐,这板凳得多冷呀多受冻啊,这肩上挑的扁担得多满啊多重呀。”
“俗话说得好——”她眼神一亮,猝不及防:“扁担长,板凳宽,板凳没有扁担长,扁担没有板凳宽。”
紧接着以飞快的语速爆出一串绕口令:
“扁担绑在了板凳上,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。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, 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。”
台下一片哄笑,有人鼓掌,有人拍腿,节奏快得让人措手不及。
等观众反应稍缓,她得意地眨了眨眼:“一段简简单单的绕口令送给大家!”
“但学术界的板凳和扁担可真是太难搞了,绕来绕去。扁担想绑在哪里,取决于板凳上坐着谁。”
掌声中忽然有人拖长嗓音“哦~”地应和,带起一阵起哄的笑声。坐在后排的男人轻声笑了出来。
顿了顿,她忽然一笑:“如果我只能在某个位置固定坐个二三十年的话,那可能会得痔疮。多站起来走走呢,stand up,来点儿stand-up edy。”
笑声未歇,可灵一时说不出话来。一个月,这个新人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达到这种水平。
“我当了三年青椒,实在待不下去,想着换份工作吧。找来找去,发现有些人是undereducated(低学历)还能overpaid(高收入)。”
她歪头,语气夸张:“合着不是我从天花板拿的敲门砖不够硬,而是我敲错门了呀。”
“一般来说,这后门确实不好找也不好走。但是,我在超市上过班,很熟悉后门和上架补货的流程。”她脸上露出狡黠的笑意,“要找好后门,首先,你得先学着放轻松,最重要的是放下道德。心理上不要有太多包袱,有的话就得抖包袱。”又是一轮爆笑。
“当然最好自带点油水,要不然会有点痛,严重的时候还会见血。”
现场爆出一阵尖叫和欢笑,有观众笑到前倾,主持人可灵也笑得直欢呼。
宋溪看着观众,眼底带着一丝挑衅和调皮:“我们女人就爱讲颜色段子。”
掌声如潮,她继续:“总之就是不要想太多,干就完事了。”
她顿了一下,正色道:“但我个人还是不太喜欢这么做,也劝大家尽量不要这么干。毕竟钱难挣屎难吃,要是后门进来的容易挣到钱,那得吃了多少啊。”笑声再次炸场。
“吃撑了还得拉。”话锋又一转,“还是拉给别人吃的。”
观众一边狂笑一边鼓掌。
“别人也不好我这一口,可能因为我之前在超市上班,在后门进货的时候来来回回了太多次,太松弛了啊。”
“做人嘛——还是不能太松弛。”
她抬眼,目光扫到观众席后排边角,男人正倚在那儿,眉目温和舒展,笑着鼓掌。
“这就是我爱干脱口秀的原因。”
她深吸一口气,站直了身子,“咱健康不得病,没板凳也能活,还能堂堂正正站着接活,搞活,就像一个大写的人。”她稍微跨出另一条腿,张开双臂摆出一个“大”字,再收下摆出“人”字。
“谢谢大家!我是CC!!”掌声雷动。她快走着离开舞台,回到后台角落时,刚才坐着的男人已不见了。
演出结束后,大家围在一起复盘,说说笑笑。等一切安静下来,已经快十点半。
宋溪离开剧院,跑向地铁口。远处,乌云终于压不住了。
暴雨来了。
码老师的引用&注释:
“缺德舅。”M国着名超市,知名帆布袋厂家。第一家门店于1967年开业。
“白宫。”M国着名建筑,1800年竣工。
据记载,截至2025年,只有一位黑人在里面打过工,简称黑工,其离职后,由黑色重新粉刷饰成白色的白宫强烈抵制黑工进入M国,史称“颠倒黑白,粉饰太平。”
“青椒。”一种蔬菜或一种水果,取决于是否要生吃。代指青年教师,椒绿(焦虑)、便宜、能炒。
“扁担长,板凳宽,板凳没有扁担长,扁担没有板凳宽。扁担绑在了板凳上,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。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,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。”经典绕口令,出口时间不明,进口的时候需要注意舌头别打结。
第2章 板凳来了
手机铃声响第三遍了。
宋溪眯了下眼,叹了口气,从床上爬起身,伸手去拿床边的手机。
还没来得及出声,对面那道声音已经急匆匆地砸了过来:
“CC,看一下我发给你的链接,今天有空来我办公室一下。”余可灵这人平时话很多,如果突然话少,那一定是有大事。
宋溪从床单上映着的斑驳日光中缓过神来,扫了眼时间,十二点半,又是中午了。
她打开聊天界面,眉头不自觉地皱起,眼睛飞快扫过那几个关键词:“学生爆料…线下演出…大学…男教授…多人…关系…”
她手指直接滑到底部评论区,三百多条评论,一千多点赞。
“……”要命。怎么这也能有事。
没救。这也能有人出事。
她重重吐了一口气,给可灵发去消息:我吃完饭过去,大概一点半到。
竹声文化工作室位于S市中心繁华的商圈地段,是国内较为出名的脱口秀俱乐部,经常与北边B市的“拾言喜剧”厂牌一起被提及。
拾言喜剧主打脱口秀的商业化,演员参与线上节目的渠道较多,在国内做到了一家独大。
相比之下,竹声文化更加侧重线下发展,主理人罗轻舟到处挖掘新人、搜罗老人,有时还自掏腰包倒贴让演员上班。
演员们感恩戴德,为了减轻罗老板的负担,避免公司继续亏损,在出名后都跳槽到其他有钱的领域了。
演员都流向了不缺演员的地方。
余可灵就是罗老板从G市请过来的某喜剧厂牌前负责人,今年三十五岁,在竹声文化担任编剧待了一年多,但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快七年,小到场务助理大到主理人,她都做过,就是待过的厂牌都倒闭得差不多了。
“我今早在网上搜我们昨晚演出的repo(反馈),就看到那条消息了。那个教授真的是你昨晚演出说的那位?”可灵看到宋溪进来,一副疲倦又易碎的样子,但是又永远杀不死,也是个怪人。
“我不知道啊,我和他也不是很熟。我只知道他升得快,不知道他是不是生得多啊。”
可灵无奈地看着宋溪笑了一下:“什么时候了还有段子呢。”
“而且怎么会有人根据我讲的东西,去私下搜具体的人,又再去找他做过哪些事呢?”宋溪轻敲了桌子两下,眉头微皱。
“你的简介还在你们学院官网上挂着呢,搜一下的事情,又不难。而且你还说了对方那么具体的履历,就差指名道姓了。”可灵叹了口气:“再说了,如果有学生确实受到侵害的话,早发现还能早点解决问题。”
“我知道。我的意思不是这个。”宋溪语气变缓。
“这次是人家说,\'宋老师的线下演出里骂得好狠。xx教授真的人面兽心。\'感谢我能说出来。”
“这次是人家说,'宋老师的线下演出里骂得好狠。xx教授真的人面兽心。'感谢我能说出来。”
事实。没有亲身体会的事情,无法获得真正的感受。
“但也会有人说我带节奏,引导人开盒。”宋溪放下手机,身体靠后陷入椅子里,双手环抱。
“下次就会有人说我乱造谣,污蔑某个人,或者影射某件事。”
想象。人会从自身有限的经验里,主动捕捉无限的幻想。
宋溪说:“我的意思是,如果某件事情,发生在其他时间、某个地方,而不是发生在具体世界的有限认知里,会不会影响喜剧效果?”她接着缓缓道:“如果我打算讲水污染的事情,是不是可以说,我在C国讲E国100年前的水污染问题,也会达到一样的喜剧效果。”
时空。抽象的时空,有时候是可靠的朋友。
“我也不知道,或许你可以试试。”可灵神色一缓,轻轻打了个响指:“回到刚才这件事上,你打算怎么办?它看着好像和你有关系,又没关系。”
“就先放着吧。我目前没有收到任何其他的消息。”
“我也暂时没有,姑且没消息就算是好消息。”可灵挠了挠头,神色稍微严肃起来:“最近隔壁的跃跃喜剧被责令限期整改,停了三个月。”
“你需要再仔细审核一下你的稿子,我可不想好不容易待的地方又没了。”
再改的话直接退圈得了,她想,算了,不改的话,自己估计还得进去。
“而且到现在一个月,你总共只演了七场,不同的七场。”可灵的声音逐渐变高。
完了,又要生气了。又要念经模式了。宋溪微微偏头。
“还给了我十八个不同的稿子,有的甚至修改了好几版。”可灵拿起电脑旁边的几张稿纸,摇了摇又放下,“你一下子写这么多,是要马上往编剧方向发展吗?”
“而且这些东西除了你根本没人敢讲。”她接着又飞快说:“不是夸你的意思,你最好也别讲。”
“宋博士,我知道你很能写,但表演是上台一遍遍改出来的。你都从学术界离职了,少当理论派。”
宋溪拖着长音说:“知…道…啦……”办公室角落里的吊兰好像看着比上次更蔫了点,她想, 应该放盆发财树的。
“对了,罗老板让我和你说声,有个男的想和你聊聊,打算约你明晚演出前吃个饭。”
“男的?能不去吗?”
“她说你一定得去。对方是市局文化部宣传科的科长,不好拒绝。”
不知道为什么,宋溪脑子里忽然掠过那个白衬衫,不对,他看着也蛮年轻的。
可灵飞快地在手机上操作几下:“呐,推给你了,加一下人家。”
神经。都决定了。干嘛还让她来加对方。宋溪瞥了可灵一眼问道:“你直接把我推给他,不就行了吗?干嘛特地让我过来一趟。”
“这种事当然要当面说的嘛。”她笑得一脸无害:“而且我也问了呀,林科长特地给我说:\'还是经过宋小姐的同意后,再劳烦她加我吧。\'”
“这种事当然要当面说的嘛。”她笑得一脸无害:“而且我也问了呀,林科长特地给我说:'还是经过宋小姐的同意后,再劳烦她加我吧。'”
爹的。活到30岁了,最烦这种装吊的人,吊兰都没他吊。宋溪无语地点了添加好友。
林晏之。
看起来就是真名,无趣。宋溪把自己“码老师的春天”网名删掉,重新输入自己的名字,发送。
等她收到林晏之好友通过的消息,已经是晚上饭点的时刻了。
宋溪刚做完饭收拾好厨具,厨房里的热气还没散完,牛丼乌冬面升腾出一层浅浅的雾气。
她坐到餐桌前,又拿筷子把刚刚撒到上面点缀的葱花拨到一旁。
喝了一口汤后,她停下了。点开他的朋友圈,除了工作相关的推文,其他什么都没有。
宋溪双手握着手机打字:“您好,我是宋溪,目前在竹声文化担任脱口秀演员。”
不行。
不够重视。
“您好,我是宋溪,社会学博士,目前在竹声文化担任脱口秀演员。很高兴认识您!希望有机会和您多多交流,共同进步[握手][加油]”
“明晚6点,剧院旁边的这家日料餐厅,可以吗?”下面接着一个餐厅的链接。
她刚添加完最后一个表情符号,准备点发送,就收到对面的消息。
输了。手速慢了。她又删掉刚才打的一长串然后发送,“您好,我是宋溪,社会学博士,目前在竹声文化担任脱口秀演员。”很不高兴认识您。
还要引用他的内容。“可以,到时候见。”
对面没有再回复了。宋溪拿起筷子开始吃面,又想了想中午和可灵的对话。
乌冬呀乌冬,码老师什么时候能有春天呢。
第二天下午三点,为了避开下班高峰的地铁人潮,宋溪提前到了剧院附近,在旁边找了个咖啡厅,坐下戴上耳机,打开电脑开始码字。
一杯冰咖啡搭配一千五百字文字稿,写完刚好快到约定的时间了。
她喝掉最后一口咖啡,背起双肩包离开,前往餐厅。
哦,是白衬衫。
他在餐厅门口笔直地站着,整齐的寸头边缘处碎发微微翘起,整个人干净挺拔,白皙的皮肤里透着微红,五官分布得极为对称。
他看见她过来了,抬起手打了个招呼,抿起嘴微笑。
“林晏之?”
“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【6】
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://m.diyibanzhu.space
七月,S市的傍晚闷热得像一口未揭盖的蒸锅,尤其是暴雨来临前夕,天幕被厚重的乌云层层压低,闷得人透不过气。
街边的灯光陆续亮起,两条长长的人流正缓缓汇入剧院门口。
“这次CC也在!我同事上次看完就说她讲得特别好,而且特别敢说。”一个清脆的女声在队伍中响起,语气里透着兴奋和期待。
旁边的大学生立刻接话:“你说的是CC嘛?她以前是我们大学的老师,我超级喜欢她。”
“真的?我第一次来看她线下演出呢,听说她也挺好看的。”
“她好像才辞职一个多月吧?我还是刷到她朋友圈才知道她有演出。”大学生回答道。
队伍缓慢地移动着,剧院里的座位正一点点被填满。时针指向七点,灯光暗下。
“大家好!欢迎来到今晚的脱口秀现场,我是你们的主持人,可灵!”
清亮又轻快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扩散出去,伴着观众热烈的掌声,一路传到剧场的最后一排。
后场的黑暗角落,宋溪席地而坐,双腿盘起,一只手撑着下巴,望着舞台上唯一的光源。
有人在台上讲话,她却听得飘忽,时间仿佛一下子就流走了——下一个就是她了。
她站起身准备候场,脚边却踩到一支圆珠笔,不知道什么时候滚落到脚边的。
她重心猛地往后倾,预感自己也正要滚落的时候,突然坠入别人滚烫的怀里。
“小心。”一个低沉沉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,贴得很近,带着淡淡的草木气息。
宋溪稳住后立刻直起身,和男人拉开距离,回头抬起眼看他。很熟悉的感觉,好像每次自己演出前在后排坐着的时候,都会看到他。
一个奇怪的人。下班了看脱口秀演出还要穿着白衬衫。更何况今天是周末晚上。
一个过分端正的男人。端正得符合她所有审美偏好。
她笑着轻声道谢,走向后台。
没过多久,台上的灯光洒落在宋溪身上,明亮又清晰。
男人的肩膀缓缓放松,双手自然地交叠,目光仍紧盯着她的身影。手臂边残留的温度早已消失,刚才的触感却仍然让他恍惚。
“大家好,我是CC。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以前的生活和工作经历。”宋溪站在聚光灯下,声音平稳而清晰。
她举起右手向观众致意,随后自然垂落,贴在紧身的白色上衣上。
浅棕色的阔腿裤映衬出她的纤细脚踝,线条柔和而干净。
简单,干净,舒服很适合我。男人坐在观众席中,望着她想到。
“我之前在M国读博,待了6年多。平时做饭买菜什么的,就去家附近的缺德舅超市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个超市的目标客户是overeducated(高学历)和underpaid(低收入)人群。不愧是枪击大国,精准狙击到我了,神枪手。”
台下响起零星笑声和掌声,观众开始进入宋溪的表演场域。
“很难想象,怎么会有人把话说得又好听又难听的。难道做你们超市这行的,最忌讳的也是爱上客人?”
笑声逐渐高涨,有观众忍不住拍起了手掌。
“我一直以为,我顶多是它们的目标客户,没想到最后也成了它们的目标员工。贫穷客人爱上我?”笑声和掌声开始连成一片,节奏感被她牢牢掌控。
她环视观众,看到他们放松下来,心态也稳了一点。
“因为博士的工资实在是不够花,我就打算在超市兼职上班。面试的时候人家还问:‘比起其他人,你的特长是什么?’”她停了一下,语气轻巧:“我说,我非常了解贵超市的目标客户,知道客户想要什么,比如现在就有位客户想要有份工作。”
现场笑成一团,掌声不绝于耳。主持人可灵站在侧台,嘴角含笑,眼神里带着欣赏。
宋溪语调轻松,站姿放松,像在跟老朋友聊天:“然后我就开始上班,日常的任务就是进货、上架补货、收银结账之类的。上班上了一阵子我就感觉有些不对劲。”
“我在超市上班赚钱,下班又在超市花钱,钱又全回到超市了,真是给白人打工,白打了。”
台下立刻有观众接话,“哈哈哈哈白打了。”
她略顿了下,等笑声停了接着说:“还是刚开始工作太年轻了,如果再去超市面试有人问我说特长是什么,那我肯定会加上一句,我还能给贵超市带来一些忠诚的客户。”
一片哄笑,她也笑着继续:“和我一起兼职的同事有二三十个,大部分都是临时工。有几个是有硕士学历的,甚至读了几个硕士,还有几位是博士。大家都有学历、没资历,有价值观、没价值。我上班之前以为自己是个人才,没想到是人财两空。”宋溪摊开双手,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。
掌声笑声渐起。
话锋一转,她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的无奈和愤怒:“博士毕业了我就回来找工作,实在是不想打白工了,毕竟白宫里面那位还想打我。”
全场爆笑,掌声如雷。旁边的可灵忍不住笑出了声,心想:这句callback再加谐音梗,杀疯了。
“后来我就在大学里搞科研教课,当了三年青椒,就是青年教师的意思。青椒我很熟悉,这玩意儿缺德舅超市里多得是,便宜又好炒。”两根手指顺势被抬起。
“我是在超市打工过来的,当过目标客户、目标员工,没想到最后变成了架上的货物。”
笑声落下。
她继续补刀:“大家都知道嘛,做学术就像坐冷板凳,要耐得住性子,又要肩挑大任扛扁担。我一直很羡慕我的一个前同事,人家实在是太厉害了。”她竖起大拇指,随后一根根手指往下数:“博士第五年晋升副教授,第六年当上学院行政岗副领导,第七年成了某学术协会的副秘书长,三年后直接升到副院长。真正做到了冷板凳一坐坐十年啊。”
她一边无实物表演擦着椅子一边感慨:“一个座儿都没坐热乎就挪位了,那么多座位也随便坐,这板凳得多冷呀多受冻啊,这肩上挑的扁担得多满啊多重呀。”
“俗话说得好——”她眼神一亮,猝不及防:“扁担长,板凳宽,板凳没有扁担长,扁担没有板凳宽。”
紧接着以飞快的语速爆出一串绕口令:
“扁担绑在了板凳上,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。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, 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。”
台下一片哄笑,有人鼓掌,有人拍腿,节奏快得让人措手不及。
等观众反应稍缓,她得意地眨了眨眼:“一段简简单单的绕口令送给大家!”
“但学术界的板凳和扁担可真是太难搞了,绕来绕去。扁担想绑在哪里,取决于板凳上坐着谁。”
掌声中忽然有人拖长嗓音“哦~”地应和,带起一阵起哄的笑声。坐在后排的男人轻声笑了出来。
顿了顿,她忽然一笑:“如果我只能在某个位置固定坐个二三十年的话,那可能会得痔疮。多站起来走走呢,stand up,来点儿stand-up edy。”
笑声未歇,可灵一时说不出话来。一个月,这个新人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达到这种水平。
“我当了三年青椒,实在待不下去,想着换份工作吧。找来找去,发现有些人是undereducated(低学历)还能overpaid(高收入)。”
她歪头,语气夸张:“合着不是我从天花板拿的敲门砖不够硬,而是我敲错门了呀。”
“一般来说,这后门确实不好找也不好走。但是,我在超市上过班,很熟悉后门和上架补货的流程。”她脸上露出狡黠的笑意,“要找好后门,首先,你得先学着放轻松,最重要的是放下道德。心理上不要有太多包袱,有的话就得抖包袱。”又是一轮爆笑。
“当然最好自带点油水,要不然会有点痛,严重的时候还会见血。”
现场爆出一阵尖叫和欢笑,有观众笑到前倾,主持人可灵也笑得直欢呼。
宋溪看着观众,眼底带着一丝挑衅和调皮:“我们女人就爱讲颜色段子。”
掌声如潮,她继续:“总之就是不要想太多,干就完事了。”
她顿了一下,正色道:“但我个人还是不太喜欢这么做,也劝大家尽量不要这么干。毕竟钱难挣屎难吃,要是后门进来的容易挣到钱,那得吃了多少啊。”笑声再次炸场。
“吃撑了还得拉。”话锋又一转,“还是拉给别人吃的。”
观众一边狂笑一边鼓掌。
“别人也不好我这一口,可能因为我之前在超市上班,在后门进货的时候来来回回了太多次,太松弛了啊。”
“做人嘛——还是不能太松弛。”
她抬眼,目光扫到观众席后排边角,男人正倚在那儿,眉目温和舒展,笑着鼓掌。
“这就是我爱干脱口秀的原因。”
她深吸一口气,站直了身子,“咱健康不得病,没板凳也能活,还能堂堂正正站着接活,搞活,就像一个大写的人。”她稍微跨出另一条腿,张开双臂摆出一个“大”字,再收下摆出“人”字。
“谢谢大家!我是CC!!”掌声雷动。她快走着离开舞台,回到后台角落时,刚才坐着的男人已不见了。
演出结束后,大家围在一起复盘,说说笑笑。等一切安静下来,已经快十点半。
宋溪离开剧院,跑向地铁口。远处,乌云终于压不住了。
暴雨来了。
码老师的引用&注释:
“缺德舅。”M国着名超市,知名帆布袋厂家。第一家门店于1967年开业。
“白宫。”M国着名建筑,1800年竣工。
据记载,截至2025年,只有一位黑人在里面打过工,简称黑工,其离职后,由黑色重新粉刷饰成白色的白宫强烈抵制黑工进入M国,史称“颠倒黑白,粉饰太平。”
“青椒。”一种蔬菜或一种水果,取决于是否要生吃。代指青年教师,椒绿(焦虑)、便宜、能炒。
“扁担长,板凳宽,板凳没有扁担长,扁担没有板凳宽。扁担绑在了板凳上,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。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,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。”经典绕口令,出口时间不明,进口的时候需要注意舌头别打结。
第2章 板凳来了
手机铃声响第三遍了。
宋溪眯了下眼,叹了口气,从床上爬起身,伸手去拿床边的手机。
还没来得及出声,对面那道声音已经急匆匆地砸了过来:
“CC,看一下我发给你的链接,今天有空来我办公室一下。”余可灵这人平时话很多,如果突然话少,那一定是有大事。
宋溪从床单上映着的斑驳日光中缓过神来,扫了眼时间,十二点半,又是中午了。
她打开聊天界面,眉头不自觉地皱起,眼睛飞快扫过那几个关键词:“学生爆料…线下演出…大学…男教授…多人…关系…”
她手指直接滑到底部评论区,三百多条评论,一千多点赞。
“……”要命。怎么这也能有事。
没救。这也能有人出事。
她重重吐了一口气,给可灵发去消息:我吃完饭过去,大概一点半到。
竹声文化工作室位于S市中心繁华的商圈地段,是国内较为出名的脱口秀俱乐部,经常与北边B市的“拾言喜剧”厂牌一起被提及。
拾言喜剧主打脱口秀的商业化,演员参与线上节目的渠道较多,在国内做到了一家独大。
相比之下,竹声文化更加侧重线下发展,主理人罗轻舟到处挖掘新人、搜罗老人,有时还自掏腰包倒贴让演员上班。
演员们感恩戴德,为了减轻罗老板的负担,避免公司继续亏损,在出名后都跳槽到其他有钱的领域了。
演员都流向了不缺演员的地方。
余可灵就是罗老板从G市请过来的某喜剧厂牌前负责人,今年三十五岁,在竹声文化担任编剧待了一年多,但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快七年,小到场务助理大到主理人,她都做过,就是待过的厂牌都倒闭得差不多了。
“我今早在网上搜我们昨晚演出的repo(反馈),就看到那条消息了。那个教授真的是你昨晚演出说的那位?”可灵看到宋溪进来,一副疲倦又易碎的样子,但是又永远杀不死,也是个怪人。
“我不知道啊,我和他也不是很熟。我只知道他升得快,不知道他是不是生得多啊。”
可灵无奈地看着宋溪笑了一下:“什么时候了还有段子呢。”
“而且怎么会有人根据我讲的东西,去私下搜具体的人,又再去找他做过哪些事呢?”宋溪轻敲了桌子两下,眉头微皱。
“你的简介还在你们学院官网上挂着呢,搜一下的事情,又不难。而且你还说了对方那么具体的履历,就差指名道姓了。”可灵叹了口气:“再说了,如果有学生确实受到侵害的话,早发现还能早点解决问题。”
“我知道。我的意思不是这个。”宋溪语气变缓。
“这次是人家说,\'宋老师的线下演出里骂得好狠。xx教授真的人面兽心。\'感谢我能说出来。”
“这次是人家说,'宋老师的线下演出里骂得好狠。xx教授真的人面兽心。'感谢我能说出来。”
事实。没有亲身体会的事情,无法获得真正的感受。
“但也会有人说我带节奏,引导人开盒。”宋溪放下手机,身体靠后陷入椅子里,双手环抱。
“下次就会有人说我乱造谣,污蔑某个人,或者影射某件事。”
想象。人会从自身有限的经验里,主动捕捉无限的幻想。
宋溪说:“我的意思是,如果某件事情,发生在其他时间、某个地方,而不是发生在具体世界的有限认知里,会不会影响喜剧效果?”她接着缓缓道:“如果我打算讲水污染的事情,是不是可以说,我在C国讲E国100年前的水污染问题,也会达到一样的喜剧效果。”
时空。抽象的时空,有时候是可靠的朋友。
“我也不知道,或许你可以试试。”可灵神色一缓,轻轻打了个响指:“回到刚才这件事上,你打算怎么办?它看着好像和你有关系,又没关系。”
“就先放着吧。我目前没有收到任何其他的消息。”
“我也暂时没有,姑且没消息就算是好消息。”可灵挠了挠头,神色稍微严肃起来:“最近隔壁的跃跃喜剧被责令限期整改,停了三个月。”
“你需要再仔细审核一下你的稿子,我可不想好不容易待的地方又没了。”
再改的话直接退圈得了,她想,算了,不改的话,自己估计还得进去。
“而且到现在一个月,你总共只演了七场,不同的七场。”可灵的声音逐渐变高。
完了,又要生气了。又要念经模式了。宋溪微微偏头。
“还给了我十八个不同的稿子,有的甚至修改了好几版。”可灵拿起电脑旁边的几张稿纸,摇了摇又放下,“你一下子写这么多,是要马上往编剧方向发展吗?”
“而且这些东西除了你根本没人敢讲。”她接着又飞快说:“不是夸你的意思,你最好也别讲。”
“宋博士,我知道你很能写,但表演是上台一遍遍改出来的。你都从学术界离职了,少当理论派。”
宋溪拖着长音说:“知…道…啦……”办公室角落里的吊兰好像看着比上次更蔫了点,她想, 应该放盆发财树的。
“对了,罗老板让我和你说声,有个男的想和你聊聊,打算约你明晚演出前吃个饭。”
“男的?能不去吗?”
“她说你一定得去。对方是市局文化部宣传科的科长,不好拒绝。”
不知道为什么,宋溪脑子里忽然掠过那个白衬衫,不对,他看着也蛮年轻的。
可灵飞快地在手机上操作几下:“呐,推给你了,加一下人家。”
神经。都决定了。干嘛还让她来加对方。宋溪瞥了可灵一眼问道:“你直接把我推给他,不就行了吗?干嘛特地让我过来一趟。”
“这种事当然要当面说的嘛。”她笑得一脸无害:“而且我也问了呀,林科长特地给我说:\'还是经过宋小姐的同意后,再劳烦她加我吧。\'”
“这种事当然要当面说的嘛。”她笑得一脸无害:“而且我也问了呀,林科长特地给我说:'还是经过宋小姐的同意后,再劳烦她加我吧。'”
爹的。活到30岁了,最烦这种装吊的人,吊兰都没他吊。宋溪无语地点了添加好友。
林晏之。
看起来就是真名,无趣。宋溪把自己“码老师的春天”网名删掉,重新输入自己的名字,发送。
等她收到林晏之好友通过的消息,已经是晚上饭点的时刻了。
宋溪刚做完饭收拾好厨具,厨房里的热气还没散完,牛丼乌冬面升腾出一层浅浅的雾气。
她坐到餐桌前,又拿筷子把刚刚撒到上面点缀的葱花拨到一旁。
喝了一口汤后,她停下了。点开他的朋友圈,除了工作相关的推文,其他什么都没有。
宋溪双手握着手机打字:“您好,我是宋溪,目前在竹声文化担任脱口秀演员。”
不行。
不够重视。
“您好,我是宋溪,社会学博士,目前在竹声文化担任脱口秀演员。很高兴认识您!希望有机会和您多多交流,共同进步[握手][加油]”
“明晚6点,剧院旁边的这家日料餐厅,可以吗?”下面接着一个餐厅的链接。
她刚添加完最后一个表情符号,准备点发送,就收到对面的消息。
输了。手速慢了。她又删掉刚才打的一长串然后发送,“您好,我是宋溪,社会学博士,目前在竹声文化担任脱口秀演员。”很不高兴认识您。
还要引用他的内容。“可以,到时候见。”
对面没有再回复了。宋溪拿起筷子开始吃面,又想了想中午和可灵的对话。
乌冬呀乌冬,码老师什么时候能有春天呢。
第二天下午三点,为了避开下班高峰的地铁人潮,宋溪提前到了剧院附近,在旁边找了个咖啡厅,坐下戴上耳机,打开电脑开始码字。
一杯冰咖啡搭配一千五百字文字稿,写完刚好快到约定的时间了。
她喝掉最后一口咖啡,背起双肩包离开,前往餐厅。
哦,是白衬衫。
他在餐厅门口笔直地站着,整齐的寸头边缘处碎发微微翘起,整个人干净挺拔,白皙的皮肤里透着微红,五官分布得极为对称。
他看见她过来了,抬起手打了个招呼,抿起嘴微笑。
“林晏之?”
“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